專訪-台北市淡江大學校友會資深校友口述人生傳記-江家鶯 學長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專訪江秘書家鶯
突破困境,力爭上游
家鶯學姐祖籍在中國故都南京,民國26年出生於當時最為繁華的上海市,母親是上海人,父母親之間以及家中長輩平日交談講的是上海話,唯有對外交談時才使用普通話。雖然家中長輩是用上海話溝通,但上海話並不是那麼容易學習,家鶯學姐雖然不會說上海話,卻是聽得懂。祖父江忠業先生因生性淡泊,不願出仕清朝,潛心佛法,於是一家定居於上海,並在地研究經書,講經講學。祖父精湛的講經內容由其後學彙編而成為《金剛經講義》,輾轉流傳於臺灣,並由淡江前任校長張建邦的岳父姜紹謨先生編印出版。家鶯學姐生於大家族,祖父母十分重視子女教育,因此父親家縱然有九位兄弟姐妹,其中仍有七人出國留學,有三人留日,一人留美,一人留英,一人留法。
當時家鶯學姐父親的唯一妹妹雖然沒有出國留學,祖父母仍然為她請了家教,在家中學習。在耳濡目染之情況下,姑姑有著非常傑出的外語能力。家鶯學姐父親排行第五,就讀上海的震旦大學,後遊學法國,歸國後便就任中央信託局擔任會計一職。抗日戰爭爆發,家鶯學姐父親便隨國軍撤往雲南,家境一時陷入困頓,母親一手扛起家中大小事,對家鶯學姐管教十分嚴格。然而,在艱難環境之中,養成了家鶯學姐堅忍弘毅的個性,又家鶯學姐雖身為獨生女,性格隨和熱情喜歡與朋友群聚的熱鬧,常與父執輩的朋友及他們的孩子們玩樂,也為日後在待人處事的進退應對,砥定了成熟穩健的基礎。抗戰勝利後,一家又回到南京定居,此時家鶯學姐父親轉入一家人事保險公司工作,國共內戰爆發,家鶯學姐一家隨國軍撤退;來臺後,其父親又與友人合資,創立一家承辦勞工保險的業務公司,負責台南地區的業務,由於工作的過度繁重,民國48年,父親積勞成疾。
民國49年,父親不幸過世,家鶯學姐一方面努力完成大學學業,一方面也要負擔整個家計。當時高齡80歲的祖母命家鶯學姐須於父喪百日內結婚。家鶯學姐遂於49年4月完婚,6月完成大學學業。畢業後,家鶯學姐首先在台北糧食局任職簿記,後轉任士林初中夜間部當國文老師,隨後調任松山初中任職。由於當時淡江訓導長,高長明先生之引介,家鶯學姐便在台北城區部的圖書館任職,正式投入了淡江人的行列,為學校貢獻畢生心力。擔任圖書館員一段時日,家鶯學姐又轉調課外輔導組擔任組員,負責指導學生各類活動,並且輔導學生籌備淡江校慶活動,諸如平劇演出、話劇表演、親善大使培訓……等。而後,又外調至校友會兩年,給予人力方面的支援,後擔任出版指導委員會之執事。又擔任訓導組之課外指導股股長,期間正逢淡江二十周年校慶,業務繁忙,為此貢獻不少心力。民國62年調任人事室主任,最後任職文學院秘書,家鶯學姐以優秀的才華與出色的能力,為淡江奉獻了一生最美好的歲月,直至退休。
家鶯學姐一輩子皆以淡江人自居,並以淡江為榮,當時淡江英專想進一步改制為學院時,家鶯學姐便連同當時五位學生前往教育部請願,促成了英專改制。在校期間,家鶯學姐與其同學還刻意將選課排滿,班級感情融厚之氣氛亦由此建立,而後淡江正式成為嚴整的大學,家鶯學姐已在校的文學院就任秘書一職,院秘書之業務,時任院長為陳雅鴻先生。秘書不常接觸學生事務,較偏側於承辦教授、院長等職員的任務,並且,當時中文、英文、德文、日文、法文與西班牙及大傳等學系皆一俱隸屬於文學院底下,未分入外語學院,家鶯學姐公務可說是非常繁重,但她總是不辭勞苦的將院務做得盡善盡美。
◆圖:淡江中文系同窗相聚,合計年齡超過360歲。
一路走來,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與家鶯學姐談及她在淡江求學過程,她提及了一位極富歷史性的老師,同時也是家鶯學姐認為一生影響她最為深刻的老師—許世瑛老師。一位近視近3000度的老教授,縱然因為視力問題而看不清楚,但是,每一位同學只要在教室裏面,任何的一動一靜,許世瑛老師完全是清清楚楚。當然,教授課程上他是絲毫不馬虎,也在待人接物上間接的給予家鶯學姐深遠的影響。家鶯學姐更明白,雖然許世瑛老師外在的眼睛沒有像常人般的敏銳,但是許世瑛老師用了他內在的心靈,打開了另外一片的視野;而這個視野,是可以比外在的眼睛更加寬廣的,這是比任何老師教授的知識還要受用的一個啟發,也讓家鶯學姐在日後回憶起這位恩師時,心中有著無限的感念。
許世瑛老師是家鶯學姐求學生涯中,極具重要性的一位恩師;至於對於人格養成方面,家鶯學姐是受祖父篤信佛教的教化有很大的關係。祖父曾與家鶯學姐提到,現在的人們都太注重外在形式,往往因而難以去了解一件事情真正的本質;倘若是真的信佛,信仰便是存在心裡,而有了那個心,心中同時也有了信仰,自然而然地會形出於外;只要形出於外,即使不穿袈裟、不拿佛珠、不每天念阿密陀佛,也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再者,這些外在的表象,亦非佛家真正的用意。舉例來說,家鶯學姐在校期間,由於待人和善,助教們皆暱稱她為「秘書媽媽」;再親密一些的,甚至稱呼家鶯學姐「乾媽」;但是一個兩個以後,若有人想以「乾媽」這更個稱號稱呼家鶯學姐時,家鶯學姐都保持敬謝不敏的態度;因為家鶯學姐認為稱呼並不是那麼的重要,而家鶯學姐也不會因為外在的稱呼,就改變對待他人的態度。
◆圖:子姪輩校友,榮任巴拉圭代表,就職前夕聚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旅遊,是家鶯學姐在日常生活之餘的調劑;家鶯學姐常常往返於台灣與大陸之間,不僅僅是飽覽故居南京以及上海的風光;憶起故居,雖然已物換星移,從前的老家已不復見,但對於曾經存在的公園、小河、甚至是為了逃難的防空洞,在記憶裡仍是清晰可見。
在中國上至東北,下至西南,西北都可以見到家鶯學姐曾經駐足的蹤影,而最令家鶯學姐印象深刻之一的,便是內蒙。內蒙扭轉了家鶯學姐原先想像的荒涼,取而代之的是道路乾淨整齊,現代化的暖房設備等,如此意料之外的景物,帶給了家鶯學姐一種嶄新的眼界。令家鶯學姐印象深刻的另一處便是尼泊爾,家鶯學姐是與吳寬老師同赴尼泊爾旅遊的,由於當時沒有旅行社,所以一切都從簡;住喇嘛廟、搭渡船、僱吉普車,當時在尼泊爾過的就是完全的原始生活,這也可說是入境隨俗的一種精神。當地沿途林木蓊鬱,各種野生動物彷彿就圍繞在家鶯學姐身邊;家鶯學姐一行人更是乘著大象揭開尼泊爾山林的神秘面紗,過程中所有的聲音彷彿凝結了起來,深怕一個微小的動作會驚嚇到這些嬌客。在尼泊爾的森林中,家鶯學姐不只見識到花豹,鱷魚,犀牛等野生動物,家鶯學姐更體驗到了生命中的種種奧妙與驚奇,落葉成就了綻放在枝頭的美麗,野生動物們與事無爭的自在,這些也正是造就家鶯學姐處世態度的楔子。
而大吉嶺,這個位在尼泊爾旁邊的印度國家,是一處有著家鶯學姐美好記憶的所在;曾經是英國的最佳避暑勝地,也是著名紅茶的發源地。在大吉嶺,一路上有喇嘛與吳寬老師同行,沒有刻意的安排,一切隨緣;也正因為緣字,見到了在尼泊爾沒有見到的法王,同時更貼近、瞭解到法王的日常生活。後來家鶯學姐與吳寬老師也去拜訪的一位修行中的喇嘛。當喇嘛為他們祈福、加持之時,皈依的動作也就在這個時刻了;與喇嘛的相處交流,家鶯學姐實在是受益匪淺,相對地,喇嘛也自家鶯學姐身上,悟出了很多的道理。因為自小喇嘛們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上是有限的,喇嘛曾經問家鶯學姐:如何悟出那麼多道理?他們修行了這麼多年,有些喇嘛也還沒有這等功夫,家鶯學姐行走在滾滾紅塵中,聽到、遇到的事情太多了,這些人生的感悟便是由經驗堆積而成的,不一定要有多高多深的知識作基礎,看多了、聽多了,自己的領悟也就跟著多了,正所謂積沙成塔、滴水穿石,就是這個意思。也正因為經驗多了,家鶯學姐認為遇到麻煩的問題不要去怪事情的本身,而是要去認識、去了解到為什麼會這樣發生;如果了解了事情的核心,便能自另一個角度去貼近,進而解決它,如此是有助於更明白世間道理的。
至於未來的旅行規劃,家鶯學姐不再有任何計畫,一切隨緣,只要抓住了機緣,就會是一次完美的旅程;有著意外收穫的旅行,往往都不是刻意安排的。也就好比,最完美的景色,往往不會出現在地圖上,是一樣的道理。
除了雲遊四方,家鶯學姐在休閒運動上涉獵也頗廣,拜台南女中傳統重視運動的風氣,諸如:羽毛球、籃球、躲避球,進而到鉛球、鐵餅等,家鶯學姐都曾有所著墨,再再可見家鶯學姐勇於學習的精神是自小就建立出來的。不只是動態的活動,在烹飪以及女紅,諸如:手縫、車工等,這類展現女性靜態美的方面,更是有著諸多心得。家鶯學姐回想當時,每個學生可以分配到一片花圃,而所種的作物成熟後皆可以採收帶回家,成績是依收成、按秤重計算,此等特殊的經驗,回想起來家鶯學姐仍不免會心一笑。而這些也都在無形之中奠下了家鶯學姐日後行事勇敢中蘊涵著細膩的基礎。
對於影劇傳播方面家鶯學姐也有相當濃厚的興趣,但卻不僅只停留在視覺的享受而已,家鶯學姐除了實地的參與了話劇的演出來體驗不同的人生風貌外,更將其談論技巧與有條不紊的思緒應用在主持淡江各種慶典的節目上,內容的連貫、會場的布置,整個順序的安排,避免淪於枯燥乏味,不僅帶來了清新的風貌,並且有了承先啟後的作用與意義。
◆圖:百年國慶,一起返回母校台南女中。
擇善固執,能忍自安
家鶯學姐任事謹慎嚴謹,然而待人卻以寬容為原則,在訪談之中,家鶯學姐教導我們一個處事的技巧,即是凡事想說什麼直切的話語時,先暫停一會兒再傾吐心聲,如此的小舉動,不僅能適度的尊重對方,同時能在停歇中思考如何婉轉地表達自身想法,也就不會用激烈的語句來傷害對方。家鶯學姐總是秉持著包容同情的態度來接物待人,由於擔任行政職務,時常面對種種殊異的人事,各式無端突發的境遇,都因為家鶯學姐圓融委婉的性格,加上堅忍嚴格的任事標準,如此外圓內方的風貌,方能在這繁雜多變的行政路途上坦然無懼地行步。
正因為如此,家鶯學姐認為「堅持」是能一路走來的關鍵。人生的道路上總是遍布荊棘,惟有不斷的披荊斬棘、不斷的磨練自己,才有機會看到前方的光明,家鶯學姐仍然不斷的鞭策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以家鶯學姐最近在上的電腦課程來說,雖然是基礎的初級班,對電腦已有相當心得的家鶯學姐大可以不用去上課,但她依然是秉持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不僅準時就定位,更在同儕需要幫忙的時候,不吝惜的伸出援手。
另外「忍」字在家鶯學姐的性格上,更是扮演了吃重的角色,不僅是對事情,對人亦也是一樣,回溯過去,這成功的因素與家鶯學姐自小便是獨生女是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從前孩童時期家鶯學姐便喜歡和鄰居小孩在一起互相嬉戲,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平的事情,或是孩子的爭執,就連在懵懂的孩提時代這些問題都是無可避免的,更不用提成長過程中的小團體、或者是牽涉利益的社會了。家鶯學姐認為沒有人是能夠作到面面俱到的,總是會有意見相左的情況,若自我不調適,而只一味的要求別人為我獨尊,時間一拉長,那便只能獨自孤寂的委身在角落,自怨自艾,感嘆自己是遇不到伯樂的千里馬。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雖然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也常常聽他人掛在嘴上,但若要實際做到,可是要經過一番磨練才能得到這般修養的。家鶯學姐認為能夠擇善固執,順應環境對自己的變化、不時轉換自己的想法,試著從另外的角度切入,便可避免一些無謂的衝突發生;給予他人多一種選擇、多一點的方便,既不傷了彼此的和氣,如此也能夠造成雙贏的局面,何樂不為呢?
提攜後進,交友唯心
影響家鶯學姐性格最大的親人,可謂家鶯學姐的母親,母親年輕時家境富裕,生活無虞,然而對日抗戰發生,家鶯學姐一家遷往雲南,再轉往重慶後,母親一手料理整個家務,奮力擺脫嬌貴弱處,獨立堅強地撫養女兒,並支撐全幅家計。家鶯學姐從母親嬌柔變改為堅毅的生命,逐漸明白世事更迭之無奈,唯有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方能於瞬息萬變的命行事遷中承擔一切的幻化,進而扶助他人,成就功業。
與朋友相交,家鶯學姐秉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名言,不汲汲營營的去追求膩在一起的快樂,反倒是偶爾地通個電話,偶爾地一起出外走走;沒有成天相處在一起的壓力,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感情。也正因為家鶯學姐是真誠的用「心」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上,所以家鶯學姐與朋友感情上的羈絆才能為維繫的如此巧妙,如此久遠。家鶯學姐不論是好同學或者好朋友,在國外的遠比在國內的多,假使出國一個個拜訪,可能幾個月都走不完,由此可知家鶯學姐與朋友情誼上的深厚,是只可以會意而不可言傳的;相對的,有朋自遠方來,家鶯學姐也會盡地主之誼好好的敘敘舊、到處走走看看;交友之道,不過就在一個心字而已矣,於此,家鶯學姐的實踐可謂是非常得透徹。
而在工作之中,家鶯學姐對於提攜後輩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往往是以教學相長的模式下,激發出後輩學習的潛力與執行力,家鶯學姐並且設身處地的為後輩著想,期望日後晚輩們能邁向成功的坦途。細心觀察每一位後輩行為與個人特質,然後適當的給予建言,家鶯學姐不僅多方磨練了後輩的工作能力,更會佐以己身的經驗分享,使得後輩在待人處事上面,有著更深一層的了解,也有助於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同時給予了後輩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於自己的小孩,家鶯學姐更是諄諄教誨。家鶯學姐提及告誡女兒的一段話,學生大致上可以歸類成幾種,一種是會念書的,一種是會玩的,一種是不會玩也不會念書,還有一種是又會玩又會念書,問問自己,希望成為哪種類型?家鶯學姐本身對自己的小孩並沒有要求太多,只單純的期望他們不要成為不會玩也不會唸書的類型。在學校擔任職務的家鶯學姐也表示,正因為校園生活就好比小型社會的縮影,而在這樣的小型社會中,家鶯學姐也以這四點作為選擇助理的基礎,凡是有社團重要幹部的歷練,在行政方面能力相對的比較優秀;而在唸書方面傑出的,自然適合研究方面的工作。家鶯學姐認為,要成功的關鍵,將是要將人才放在對的位置。
環顧現今,家鶯學姐的子女一一都成家立業,家鶯學姐認為這已是一件幸運且值得開心的事情。不僅僅代表著家鶯學姐的責任畫下了完美的句點,更重要的也就代表著自己生活的開始。家鶯學姐能自己照顧好自己,不使子女無謂的擔憂,一切就已足矣。「我的掌心永遠都是朝下的,是給予的,不會是朝上伸手要的,這雙伸手要的手,我伸不出來」家鶯學姐笑著說。
最後家鶯學姐更提出一個觀念與大家共勉:在學生時期,我們讀書是六十分及格就Pass了,但是工作卻不是這樣的情況。工作是要一百分的,是不能容許有差錯的,做的正確沒有錯誤是應當的,超過了一百分,那是更好更值得讚許的;相對的,若是九十九分,也就代表著有一分是做得不夠好、不夠讓人家滿意的。要如何能使九十九分到一百分,就必須要考驗著大家的智慧了。
成功之訣,唯有盡心
家鶯學姐認為,不問他人替你做什麼,只問你為他人為妳做什麼,待人處事,最主要力求盡心盡力,除此之外,不抱持任何奢求,真誠待人,以義為先,凡事不計較利害得失。換言之,家鶯學姐認為依然是忠誠勤奮地豁盡自己,本真無妄地待人。另有三事亦是家鶯學姐提供給人得以邁向成功的重要信念:
與時俱進:多方嘗試符應時代潮流的知識技能,如電腦技術、媒體應用,皆須精益求精地學習,方能隨時代巨輪流行,而不為世所遺棄。 安分守素:社會是個分工合作的有機體結構,人身處於團體之中,必有其位置與價值,徹底發揮自身長才,並明察團體群組的結構內裡,自己應屬於何種職務,就著自身的價值與職務,審時度勢,不僭越自己身份而逾舉,如此,方能在守分中克盡職守,也得以消解一些外在人事的負累。 決斷明快:做行政職務,如停緩當前工作的進度,猶豫不決,定會牽連隨後的事務。正確且重要的抉擇,是推動學校優質卓越的首要條件,如此,精準且快速的判斷,並毅然決然地承擔決策的後果,實是家鶯學姐認為成功不可獲缺的條件。
順應自然,平淡致遠
正因為家鶯學姐是一位皈依的佛教徒,家鶯學姐認為人的一生,該吃、該喝、該用的東西,一定有一個定數。每個人一定有一個數量,倘若早早將之耗盡了,那可謂是坐吃山空;相反的,細水長流,事物才會源源不絕、不會有枯竭的時候。家鶯學姐也一直秉持著這個道理,正因為沒有刻意去追求,所求不多,失望相對的也就會減少,因此家鶯學姐認為凡事都不要奢求,求盡心求盡力,求心安理得,那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自然就會到自己的手中,這是強求不來的。這似乎又對應到家鶯學姐在待人接物的風格上,家鶯學姐與朋友相處的時候,往往都不是那麼汲汲營營的去計較付出的多寡,甚至在這些時候,家鶯學姐也根本不認為這是一種付出,但是不論是朋友們、或者是與家鶯學姐相交的我們這些晚輩們,相信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家鶯學姐的真心對待,也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鶯學姐身邊的人。
在這個功利主義掛帥的世界,家鶯學姐純粹的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她身邊、週遭的所有人事物,不會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對待他人;家鶯學姐認為,對人無所求,自己也不會為此有所失望,這也是我們後輩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謙讓處世,明眼辯是非
家鶯學姐認為,會造成社會上與以往大相逕庭的原因,主因是傳媒太多太多了。由於家鶯學姐的兒子與媳婦都是從事媒體傳播方面的工作,所以當家鶯學姐談到此,更能有明確、精闢的見解。家鶯學姐默默的在兒子、媳婦身邊觀察,了解到記著們的壓力非常的大,每位記者不論如何就是硬要交一些所謂的成績出來,否則就會被淘汰。再來,每家新聞的記者少說也幾十位,競爭者這麼多,爭的就是所謂的獨家、要挖掘新聞,以至於新聞會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瑣碎,一些芝麻蒜皮的事情,就可以當成一篇獨家新聞被報導出來,這些新聞,也就是從這惡性循環之中堆積出來的。如此一來,難免會讓許許多多人覺得,台灣怎麼這麼亂,這麼糟。換個角度來說,家鶯學姐曾經旅居在國外一段時日,從來不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家鶯學姐認為面對現在社會混亂的這種景況,每個人的心中都該有一把尺,要懂得自己如何去拿捏分寸。多聽多看固然沒有錯,但是不要因為一字一句就改變了自己原先所堅持的想法、所秉持的信念。做自己心中認為是對的事情,要學習著做自己的主人,學習著自己思考與掌握身邊事情的分寸。家鶯學姐同時認為,與其被輿論牽著走,更不如學習著如何去做自己的主人。
另一方面,家鶯學姐在「讓座」上面也有了今非昔比的感受,家鶯學姐認為現在的讓座風氣,已經要比以前改善的太多了。在從前坐車的人少,讓座的人更少,大部分坐到博愛座的人,有的打瞌睡、假裝聊天,視若無睹的是不在少數;反觀現在,博愛座往往是空出來的,在兩相比較之下真的有明顯差異。但是家鶯學姐倒提出了一個極富同理心的觀念,認為這些作法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博愛座的設立,並不是出於年輕人就不可以坐才設立的,而是要讓座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是觀念問題,家鶯學姐認為其實不論是否坐在博愛座,都要有著拉人一把的心,才是主要要傳達給我們的觀念。以這點來說,家鶯學姐認為近年來已有了相當顯著的改變,以家鶯學姐經常造訪的大陸來說,就沒有這種禮儀,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博愛座;而到了紐約,紐約的捷運極亂極髒,坐進去會使人提心吊膽。各地的風土民情,家鶯學姐看在眼裡,縱然我們不如韓國人強悍,也不如日本人團結,台灣人也不見得是最和藹、和善的。但這種風氣是只有在台灣看的到,是屬於我們的民族性,也正是其他國家都看不到的優點。
心靜慮足,珍愛生命
所謂「人老心不老」正可以做為家鶯學姐的真實寫照,對於社會潮流的沖擊,家鶯學姐依然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持續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充實自己,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減少;舉凡時下新興的電子產品iphone等,若有機會家鶯學姐也會想入手來做一番摸索。
而對於時下年輕人的觀念,家鶯學姐也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見解。就單單以觀念來說,家鶯學姐認為現在時下的年輕人,比較缺乏抗壓力,往往在感情上或者處事上遇到困難或者挫折,都無法冷靜的去思考、有效的去克服,總是被挫折牽著走,應該要化阻力為助力,讓自己越發地堅強。家鶯學姐進一步以淡江的學生為例,淡江學生的家裡環境有的吃喝玩樂都不愁,也有的環境比較差的,需要自食其力的,在這兩者相比較之下,前者雖然環境較為優渥,但是在待人接物、面對難題方面卻往往有著不及格的分數。反觀那些工讀的學生,家鶯學姐認為將來應該是會有比較高的成就,他們不僅肯認真學習,也能自食其力,賺點工讀費,來維持平時的開銷。另外,工讀的學生們,家鶯學姐有時認為比一個職員還好用,因為他們幾乎不會有遲到、早退,或者缺席的狀況,而且在對事物的處理、面對問題的能力上,也都比前者更能夠有效的克服,間接地培養出優秀的思考能力與工作能力。家鶯學姐認為凡事並不是要他人替自己想,或者要求他人替自己做,而是有沒有把自己先顧好才是事情的根本。每個人倘若都能反求諸己,盡自己的心力去完成每一件事情;如此,即便是再微小的事情,他人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用心。
談及最近景文高中生自殺案的案例,家鶯學姐沉默了一下,不禁也反問道,現在外面的年輕學子,戀愛真的那麼要命嗎?真的那麼重要嗎?也語重心長的表示:不論是各個年齡層的人,遇到挫折、瓶頸都要有去克服、去處理事情的勇氣以及能力,而不能一味的逃避,世界上沒有解不開的結,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去解開。家鶯學姐認為每個人的身邊還有家人,還有親朋好友,一個人的周邊有太多關愛自己的人,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不能草率、自私的只想到自己。也因此家鶯學姐覺得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在下決定之前先嚥口口水,即便只是多想那麼一秒鐘,兩秒鐘,可能所有的想法就會不一樣了。話鋒一轉,雖說多想是對的,家鶯學姐卻也同時補充道:有時想太多也不對,因為想太多會造成一事無成,倘若在做一個決定時,考慮太多,那麼其實就等同於等於沒考慮,過與不及,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所謂想,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太倉促魯莽的下決定,而是稍微緩一口氣再去做,不但增加了思考的時間,更重要的事情是,不要使自己為了自己而後悔。
在此同時,家鶯學姐也對大環境有所感慨,認為有些事情不能一昧的去加諸在他人身上,必需要反躬自問。當然,也可能與近年家庭教育,和以往的社會有顯著差異有所關聯,畢竟社會是由很多成員與家庭共同組合而成的。雖然「我們都要為自己而活」經常掛在嘴邊,但是,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家鶯學姐舉了一段喇嘛曾經說的話:太陽沒有了,是因為被烏雲遮住,想透一點,它就在那裡,沒有消失啊,只是暫時被烏雲遮蔽而已。手心手背都是肉,若只光看手心,看不到手背,那另外一面就被你疏忽到了。家鶯學姐也點出了,世間上的任何道理都是一樣的,凡事都是一體的兩面,沒有了反面的依附,那正面又如何能夠存在?同樣的,家鶯學姐認為什麼事情都是一而二,二而一,是一體兩面的。若仔細咀嚼這段話之後便會發現,這世界上如果沒有別人,自己獨自活著也沒有意思了;有了他人,才會有所謂的競爭,也才能夠有所謂的競賽,來突顯出自己的好,若失去這些人的陪襯,就算己身能力再好再強,別人也不見得看得出來。正所謂,陪襯紅花的往往都是綠葉,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對此,家鶯學姐認為做家長的責任是最重大的,與其怪罪大環境造成的問題,不如更重視自我的養成,倘若每個人都能做到,那麼整體的大環境也就會慢慢跟著改善。
訪談到此,細細咀嚼家鶯學姐的一字一句,便會發現每句話都是道理,就像是個經驗的寶庫般,蘊藏著令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受用無窮。讓我深深覺得世間的你我,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的神奇也就在此中了。那人生旅途中的風風雨雨,不也是都為了亮眼的晴空而出現的!不禁讓我想起了我最愛的東坡詞<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便以這闕詞做為訪談的完結。